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

319-郭子儀紀念堂

從婆婆橋走步道到碧湖之後,這裡有個一直很想來看看的郭子儀紀念堂,回鄉以來,看到三合院正堂正門上方的匾額,寫著"汾陽"兩個字,查詢資料,汾陽是堂號,代表我們是郭子儀的後代,而"郭",另一古字為"虢",讀音相同,目前人口占漢族整體百分之1以上,排名第18的大姓

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

318-婆婆橋到碧湖

故宮附近有座婆婆橋,在上學期溪山學校有帶孩子們來自然觀察,這幾天天氣很好,就帶彩虹以此橋為出發點,走步道到內湖的碧湖,沿路會經過不少小山,大約8公里多,是趟輕鬆的行程

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

317-體制_2

認同自己所相信的體制,通常會放大其優點,同時放大其它體制的缺點,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,對我來說,沒有一種體制是一無是處,也沒有一種體制是絕對好的,大家都不是儍子,除了不得已,誰會放棄好的,然後選擇完全不好的方式呢?教育的歷史,已經告訴我們自然派跟菁英派,從古至今都會輪流做主一段時期,當偏向菁英的主義當家,就會缺少個人化,看起來都一樣,或是只有少數的菁英才能被看見,於是偏向追求個人特質的自然主義就會慢慢興起,當輪到偏向自然的主義當家,結果看到自己在意的領域,別人好像超前自己很多,為了至少要跟上或是超前,然後偏向菁英的主義就又興起

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

316-體制_1

辦營隊,會接觸到不同體制的孩子們,可以感受到不同特質的孩子在不同體制下,有了更多元的行為呈現,對我來說,沒有絕對好的體制,每天的時間就是這麼多,不論怎麼教,都很難全面,就算真的全面,每個領域所分配到的時間也會變很少,因此,端看重點要先放在哪。每種體制,都有其理念主軸及做法,也都有認同其理念及做法的家長們,若要達到其理念目標,該體制的老師們就必須依循該體制的教法及課程,也因而有該體制的師資培訓

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

315-花藝

在自然環境中成長的彩虹,對基地的植物及花有一定的基礎及感覺,而彩虹的姑婆是花藝師,在市場開花店,對花的特質、擺飾有獨到的美感及品味,在自然基地固定與重複的彩虹若要往前跨一大步,經驗豐富的姑婆絕對是她成長躍進的不二人選,姑婆的人很好,願意分享,再加上彩虹自己也有意願去學習,因此促成了這次的機緣,讓彩虹有機會到店舖見學

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

314-2025春夏營隊

春秋假對我們來說,是極佳的外出時間,人少、交通順暢,費用都是平日價,住宿大部分都還能選房間,今年春假先從基隆與苗栗開始,而今年暑假,除了探索在地元素,我以淡蘭古道為主軸規劃,由於彩虹在固定與重複的步道行走中已打好基礎,因此體能不是問題,比較需注意的通常是參與者的過往經驗,不然會有較高的風險

2025最新活動報名

*(國小)【2025春令營】頂山基地、基隆、苗栗

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94fdf767776ec5d1d07

*(國中小)【2025夏令營】頂山基地、淡蘭古道

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94fdf767777c154e4a3

*(幼幼)【2025春夏幼幼組】共學引導與陪伴:

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94fdf7677758fbc83fa

*(國中小)【2025國中小組】每月跟著基地走:
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94da7a67120386bc34a

*(全年齡)【2025】
X天X夜跟著基地走


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

313-山豬

基地附近的野生動物,除了山羌之外,還有山豬,常來吃根莖類作物,例如芋頭、地瓜、準備要冒出土的嫩竹筍等等,一旦入侵基地,損失不少,自己也因而訓練出觀察腳印,判斷豬隻大小以及入侵路徑,這多年來的觀察山豬,知道牠警覺性極高,聞到人味會避開該區,母豬帶著小豬通常在夜晚覓食,除非食物不足,才會在白天較接近人的活動區域附近

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

312-山羌

過去半年多來,頂山基地附近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,感覺離我們越來越近,更接近人類的生活範圍了,其中之一是山羌。最早,是從原住民朋友那邊知道這個生物,看起來很像鹿,常在夜晚時吠叫,自己從回鄉後聽到牠的叫聲,到親眼見到牠,住在自然環境中,跟山羌的距離拉近很多

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

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

310-學習上的改變2_想法

跟孩子一起學習運用AI,想法是

住的地方離都市較遠,若照以前的方式找有名的老師上課,課程越多,跑越多地方,趕趕趕,步調急,正餐食不知味,金錢、來回的交通時間也花很多。時間,對我來說,是最重要的

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

309-學習上的改變1_助教

彩虹,是AI世代第一代,AI的出現,對我們來說,是工作上的輔助,對孩子們來說,是生活上的應用,有了一個會各種領域事物的小助教。

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

308-跳躍5_下一階段

將近8小時走22公里的山路,而非平路,這個能力已能行走大部分台灣的古道步道,對我來說,固定與重複是在打地基,根基打好,接下來,終於要進入從基地逐步往外探索的階段,要開始探訪中級山及大小百岳了!

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

307-跳躍4_從風櫃嘴線到更遠的地方

7公里風櫃嘴來回之後,某次過年,試著從基地走到風櫃嘴,繼續走往內湖白石湖的親戚家後,再走到大湖公園站,里程從7直接加到13公里(8小時),不會累;大班時,想挑戰走到白石湖後,再繼續走山路古道到劍潭捷運站,里程從13直接上到18公里(11小時),也沒問題;小一時,從基地走荷蘭古道接魚路古道到金山磺港,里程從18直接到22公里(8小時),這次彩虹就覺得有點累了,算是當時較有感的路程!

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

306-跳躍3_從上學路到風櫃嘴線

彩虹媽媽飯後有時會去散散步,也就是往風櫃嘴的路,某天彩虹很好奇媽媽散步都去哪走路,因此開啟了新的行走,從記錄上看,20207月第一次走上學路(3歲,一公里多)20231月第一次走風櫃嘴線(6歲,這一次是5公里,若當次有到涼亭,來回大約7公里多),從平常的走一公里多,變成直接走5公里,看起來沒有問題,從那時起,飯後時光偶爾會去走風櫃嘴線,當然,一公里多的上學路仍是持續沒斷

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

305-跳躍2_從水圳路到上學路

水圳路是平緩的路,走了n次,到了3歲左右的年紀,開始走階梯較多的上學路,這條路有其意義:

是彩虹阿公以前國小上學所走的路

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

304-跳躍1_從基地斜坡到水圳路

二十多年來,自己的觀察及實際引導經驗,在固定與重複的基礎下,孩子的能力可以跳躍增長。

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

303-頂山基地下一階段

溪山基地已有第二期的六年計畫,其實頂山基地也正逐步要進入下一階段。

頂山基地第一個十年,在彩虹還沒出生就開始了,我們適應氣候,感受四季,自然耕作,長期觀察,持續累積在地生活經驗,並將此傳承給未來世代的孩子們,我們沒做休閒農場DIY附帶教育的模式,而是專注於教育本質,從孩子自身的主動開始,我們在旁觀察及引導,讓孩子練習如何掌控時間,而不是被操控要做什麼、該學什麼

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

302-港町

第六次的大稻埕探索,來到港町。港町,過往為官府機構、洋行林立的繁華地段,位於永樂町之西,因大稻埕港埠而得名,是當時大稻埕地區最主要的茶業製造加工中心,現今是貴德街與環河北路一帶,町內有大稻埕碼頭、錦記茶行(陳天來故居,目前正在維修)、李春生紀念教堂等設施。陳天來,當時因茶葉而致富,永樂座與第一劇場等人文藝術都有他的貢獻,而李春生又稱臺灣茶葉之父,是當時將臺灣茶外銷到歐美的先驅者之一

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

301-溪山基地實驗計畫第二期

溪山基地實驗計畫已完成第一個六年,這學年是下一個六年計畫的初始,新計畫公布之後,我就去瞭解與第一期課程規劃上的差異,看看頂山基地這裡需要調整哪些想法做法,讓未來雙主基地的互補及加乘更加順利

第二階段的溪山基地計劃,是彩虹國小時期最主要軸線,提到了

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

300-基地步道400次

固定走基地附近同條步道,進入第400次了,查了之前的紀錄,距離上一階段第300(20240505)的時間,大約9個月左右,次數的累積,除了彩虹偶爾走下山上課、走下山進城活動、飯後散步之外,還有四季營隊、國小組、幼幼組也會走

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

299-八歲生日

在知道日期有分國曆與農曆之後,彩虹很好奇今年的生日,農曆生日會是國曆的幾月幾號,看了月曆意外發現,今年農曆生日正好在國曆生日的隔天,也就是若兩個生日都慶祝的話,可以連續慶生兩天,今年不例外,擅長烘焙的大阿姨做了兩個手作蛋糕給彩虹,彩虹也有自己打鮮奶油,以及採集基地的花果裝飾

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

298-國小組滿兩年

國小組,一起活動已兩年多了,從初期的常常在基地內活動,偶爾才到基地外,到現在,好像也還是差不多XD,只能說,基地內有太多事可以做可以玩了,而這樣的型態,非常適合這群孩子們。兩年多來的發現,孩子們喜歡在固定的基地內更甚於多樣的基地外走讀,因固定的地方,讓孩子們在情緒上,就是比到基地外穩定許多,也因而大家在基地的自然環境中,很容易說出自己的內心話

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

297-孝子山

平溪小三尖,是三座地形較特殊的小山,海拔不高,但地形較陡峭,視覺上很有感,但只要小心走,是沒問題的,自己首次來訪是將近快20年前,之後在荒野時期帶了有意願共學的家庭來訪,前幾年則是基地的夏季營隊,而這次,終於是帶自己的孩子,同行有國小組的同學

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

296-雙溪_2

寒假第一天在頂山基地,第二天一大早,坐電車到雙溪,走去民宿放行李,正式開始過夜行程。行前查到的資料,有些是需要更新的,像是適合孩子身高的腳踏車租借店家已經轉型,在只有大人腳踏車的情況下,必須改變計畫,而這幾天的天氣,對於以單車為主的規劃,也是很重要的風險因子

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

295-雙溪

今年的冬季營隊,開始了外部基地的探索,我想藉此拿捏家庭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。如果參加的孩子多,就會偏向以工作賺生活費為優先,耗費更多心力,背負更多責任,如果是想要有品質的家庭外出生活的感覺,那麼孩子之間的適合度,以及自律度是否足夠,就會是重點

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

294-初一碧山巖

2021年開始的過年,我們決定每年都要用走路的方式到碧山巖拜年及拜拜,同樣的主線,但因有很多叉路,因此每年的走法略有不同,今年同樣是從基地出發,走到風櫃嘴吃早餐後,再經界寮縱走到內湖白石湖

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

293-幼幼組滿8年

幼幼組8年了,最初是為了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,彩虹出生後,加入了幫她找伴的動機,不同的人生階段,不同的想法與目標,對這幾年來參與的家庭,不論是長期或短期,對這段緣份,只有感恩

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

292-永樂町

根據維基資料,永樂町是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的行政區,共分一到五丁目,是大稻埕商區的一部分,範圍約為今迪化街一段與甘谷街等區段,迪化街在當時名為永樂町通,町內設施有永樂町郵便局(現迪化街郵局,迪化街一段38)、永樂町市場(現永樂市場,一段21)、永樂座(當時的永樂戲院,一段46巷內)、大稻埕霞海城隍廟(一段61)、永樂町派出所(現義消分隊,一段260)

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

291-蔣渭水與大稻埕

電影大稻埕,是個主角穿越時空回到日據時代的故事,內容提到了蔣渭水向皇太子請願事件、大安醫院、臺灣文化協會、民眾吸鴨片,以及歌舞、茶葉、服裝等那時的生活;跟蔣渭水有關的事物,例如成立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合法政黨"台灣民眾黨"、因是宜蘭出生,所以國道五號又名蔣渭水高速公路、為紀念他是台灣社會與文化運動先驅,發行了正面為蔣肖像的10元硬幣、當時喊出深入人心的口號-同胞須團結,團結真有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