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

169-行走同一條路的動力

新的一年,就從走風櫃口路線開始。風櫃口路線目前為12次,累積的次數不像上學路93次這麼快,是因為行走時間較長、學習的領域變多,再加上上學路仍持續累積的關係。

自主意願最強的時候去做任何事,跟被大人安排之後才去做,兩者的發展差異很大。孩子能夠自主,就會有自己思考的邏輯順序,動力強,就不需要大人持續去推,或是運用獎賞去引誘,無論何時都會再去做;孩子被安排才去做,就沒有自己的邏輯,久不思考,自然只能依賴大人強制安排,或是靠大人設計好玩有趣去吸引,結果通常是應付應付,反正課程結束,又會是另一個課程,至於課程之外的時間,當然是玩自己想要玩的東西,而上過的課,只要大人沒有要求,就完全不會想要再去看去做

以走步道為例,跟都市人安排步道課不一樣,從彩虹出生後,就一直是意願優先,想走就走,不想走就沒有要去走,所以重點是她想要走的時候,我能排除萬難、立即陪伴她去走,走到哪裡、路上的生物名稱都不是重點,而是過程中她的發現、感受是什麼,然後引導連結生活上的事物

久而久之,隨著彩虹的成長,步伐自然變大,相同的時間會走較多較遠的路,自然越來越輕鬆,也因為一直都是彩虹自己觀察,而不是一直在聽在背我的解說,因此對事物的想像及好奇,會跟去上課不一樣,所以我的走步道,一直都是走同一條,不需換來換去走不同條,過程中沒有任何有趣的解說、彩虹反而會回味、會想要再去走;反之,需要好玩的解說才會去走,重點就不在於自己發現步道的有趣,而是變成是去聽老師的有趣,主體變成老師,而非步道,所以一旦沒有有趣的老師,就不會想要再去走步道,尤其還是走同一條,只會覺得無聊。

沒有刻意安排,同一條步道走93次還沒無聊,難度不高,不需花時間準備一堆有趣的知識,反而可以達成;刻意安排,就要花時間準備行走路上要做什麼,若沒梗了,就只能換別條走,同一條路走2次就嫌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