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前傳探索時期,是以往外探索為主,就算外面環境美得多麼令人驚喜,就算老家還在初期整理階段,內心仍會有回老家的念頭,因此才會大約每10次活動,就會不知不覺想回老家一次,這是現在回頭看紀錄才有的發現,當時其實並沒有特別規劃
出外去玩,最後終究要回家,所以自己的家很重要,是身體休息的地方,是內心安定的場域。荒野時期整理教案時,發現創始第一團的頭一年活動,每個月都在基地,孩子也是很開心,這跟多數人認為若一直去同一個地方,孩子會覺得無聊的想法完全相反,也因此我回鄉之後所做的最重要嘗試之一,就是一直固定在基地活動,一直走同一條步道,然後觀察及記錄這段不斷固定與重複的過程,希望打破上述大人對孩子會覺得無聊的迷思與恐懼
內與外不同,外,是到處走讀到處學習,看別的人,別的地方做了什麼,若做得好,是怎麼做的;內,是固定一個地方,從自身開始,長久住在當地,根據所觀察到的在地環境氣候,根據自己之所需規劃嘗試自己生活的地方。我的順序是先內後外,根紮穩了,才會往外,若還沒紮穩,就繼續留在內紮根,不急著往外,之後若往外在外面走讀學到好方法,就再回到內將根紮更深更穩
一半一半,內外平衡,如同太極,陰陽相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