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假日去好友家,規劃用走路的方式,從基地接各種古道過去陽明山的另一邊,總長約12公里,原以為是個跟以往一樣的行程,不過不同古道間的銜接,以及到在地的短程路線,幾乎許久沒人走,所以芒草比人高,路跡已難找,只能依據經驗,判斷修正前進之路,若有疑慮,就退回另尋它路,結果依舊順利,還探訪一預期外的紀念館
不論是一般體制,實驗教育或是共學活動,多數都是大人規劃好各種課程,小孩子去上課,照著規劃好的課程去做學習,也因為時間有限,因此課程主軸設計相當多元,唯一不變的就是,無法涵蓋所有領域,決定要走廣,還是走深,或是以哪個領域為重點,皆視主導人的理念及設計而定;學習的順序原則上是:老師先設計好課程->學生上課學習->做到老師安排的事項,得到該項能力;以前帶領的國小課後共學,也是規劃好該學期的主題,然後讓孩子們依循老師設計好的主題,去做各種活動,因為各團的帶領老師專業領域不同,所以各團主題就不太相同
彩虹接下來的課後共學之路,因為平常上課已是溪山基地實驗課程,所以課後共學的時間,以目前的我來說,會朝向引導孩子找出自己需要的主題為主,協助孩子學會一些輔助工具,然後讓他們練習安排設計自己的活動;學習的順序原則上是:孩子先跟著老師的專業為主→老師觀察孩子的想要及所需,引導可能的數個主題設定→引導學習運用輔助工具→分別嘗試數個主題(走廣),再收斂至共識最喜歡的一兩個(走深),也因為讓孩子嘗試主導的比例較高,變數較多,比較難控制,因此比較少人走這條路,如同文章一開始,我們會需要時時修正前進之路,但也因為這個過程比較像真實的人生,會遇到較多困難,但也會發現預期外的精彩風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