辦營隊,會接觸到不同體制的孩子們,可以感受到不同特質的孩子在不同體制下,有了更多元的行為呈現,對我來說,沒有絕對好的體制,每天的時間就是這麼多,不論怎麼教,都很難全面,就算真的全面,每個領域所分配到的時間也會變很少,因此,端看重點要先放在哪。每種體制,都有其理念主軸及做法,也都有認同其理念及做法的家長們,若要達到其理念目標,該體制的老師們就必須依循該體制的教法及課程,也因而有該體制的師資培訓
孩子在學習時,需要在自己的同溫層內,才有辦法在該體制達到大人要的,若每個個體及每個家庭想法做法都差異很多,整體會很難前進,而且,是大人先選擇及追尋自己相信的體制及課程,然後讓孩子去跟隨,但出社會後,孩子仍會接觸到不同體制、不同想法及做法下成長的其他人,因此,不同體制的孩子們偶爾能在自己體制外的營隊交流,知曉別的體制的情形,是一件不錯的事
擅長引導的老師,不論孩子在何種體制都能夠引導,不會被不同體制的特定教法所限制,因為,引導者觀察的是現階段孩子本身,而不是單看某體制教出來的結果